中秋佳节经典四句古诗集锦
中秋节,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寄托。自古以来,无数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,仰望星空中的皓月,挥毫泼墨,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句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、广为人知的中秋节古诗四句精选,希望能吸引那些对中秋节古诗感兴趣的朋友。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《静夜思》。简洁明快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。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,仿佛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。诗人抬头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,不禁低头沉思,思念起远方的故乡。这首诗以月寄情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。
杜甫的《月夜思乡》同样表达了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:“星稀月冷逸银河,万籁无声自啸歌。何处关山家万里,夜来枨触客愁多。”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冷寂静的夜晚,星星稀疏,月亮高悬,诗人独自在异乡,万籁俱寂中只能自吟自唱。望着遥远的关山,想到万里之外的家乡,心中的愁绪不禁涌上心头。
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嫦娥》则以中秋神话为背景,赋予了月亮更多的情感色彩:“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沈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诗中,云母屏风后的烛影幽深,银河逐渐西沉,晓星也渐渐隐没。诗人想象着嫦娥在月宫中,或许正后悔当初偷吃了灵药,如今只能孤独地面对着碧海青天,夜夜思念着人间。
皮日休的《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》则以中秋赏月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景:“玉颗珊珊下月轮,殿前拾得露华新。至今不会天中事,应是嫦娥掷与人。”诗中,桂花从天而降,如同珍珠般洒落,诗人在殿前拾起这些带着露水的桂花,心中不禁疑惑:这些桂花难道是嫦娥从天上掷下来的吗?
曹松的《中秋对月》则表达了中秋之夜人们共赏明月的喜悦之情:“无云世界秋三五,共看蟾盘上海涯。直到天头天尽处,不曾私照一人家。”诗中描绘了一个晴朗无云的中秋夜,人们共同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,直到天边的尽头,月亮都不曾偏私地只照亮某一家。
宋代词人晏殊的《中秋月》则以中秋之月的清冷,抒发了词人的孤独与怅惘:“十轮霜影转庭梧,此夕羁人独向隅。未必素娥无怅恨,玉蟾清冷桂花孤。”诗中,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上,形成婆娑的树影。羁旅之人独自站在角落,望着这清冷的月光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孤独与怅惘。或许那月中的嫦娥也有她的怅恨吧,那清冷的月宫和孤独的桂花,不正是她寂寞心情的写照吗?
苏轼的《阳关曲·中秋月》同样以中秋之月为背景,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许:“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”诗中,暮云散尽,清寒之气溢满天地,银河悄然无声,明月如圆盘般高悬夜空。词人感叹这样美好的夜晚不会常有,不知道明年此时,自己又会在哪里观赏这轮明月呢?
除了以上这些经典诗句外,还有许多其他优美的中秋古诗四句值得品味。如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: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”诗中描绘了一个静谧的中秋夜,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庭院,树上的乌鸦已经栖息,冷冷的露水打湿了桂花。人们都在这美好的夜晚仰望着明月,不知道那秋思之情又落在了谁家的心头呢?
刘禹锡的《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》则以中秋之月为背景,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月夜图景:“尘中见月心亦闲,况是清秋仙府间。凝光悠悠寒露坠,此时立在最高山。”诗中,诗人在尘世间看到月亮,心情也变得悠闲起来。更何况是在这清秋的仙境之中呢?月光凝聚着清寒的露珠,诗人站在最高的山峰上,欣赏着这绝美的月夜景色。
欧阳詹的《玩月》则以中秋玩月为题材,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赞美之情:“八月十五夕,旧嘉蟾兔光。斯从古人好,共下今宵堂。素魄皎孤凝,芳辉纷四扬。”诗中,八月十五的夜晚,明亮的月光如同蟾兔般皎洁。诗人遵循古人的喜好,与朋友们一起在这美好的夜晚赏月。那明亮的月光孤独地凝望着大地,芬芳的光辉四处飘扬。
中秋节的古诗四句经典还有许多许多,它们或以月寄情、或以月写景、或以月喻人,都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。这些诗句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诗人的才华与智慧,更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。无论是身处异乡的游子还是团圆在家的亲人,都能在这些诗句中找到共鸣和慰藉。让我们在中秋之夜,仰望星空中的皓月,共同品味这些经典诗句中的美好与深情吧!
- 上一篇: 从新化县城至南站所需时间
- 下一篇: 如何正确使用盼回复敬语格式?
新锐游戏抢先玩
游戏攻略帮助你
更多+-
02/24
-
02/24
-
02/24
-
02/24
-
02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