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:惊蛰的含义与由来
惊蛰:春意盎然与生机复苏的时节
惊蛰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它紧随立春和雨水之后,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。这一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意象与文化内涵,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。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因避汉景帝刘启名讳而改名。在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,对惊蛰有这样的描述:“二月节……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,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意思是,到了农历二月,春雷开始响起,万物受到震动而复苏,蛰伏在土中的昆虫被惊醒,开始四处活动。然而,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,真正促使它们结束冬眠、开始活动的原因是大地回春、天气变暖。
追溯汉字的本源,“惊”和“蛰”都是形声字,蕴含着古人的生活经验。蛰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藏也”,本义指动物冬眠。而“蛰”的义符是“虫”,在古代,“虫”是宽泛的总名,可以包括鸟兽虫鱼等不同门类的动物。从“蛰”字从“虫”,可以看出古人观察到许多动物有冬眠的习惯。而“蛰”的声符是“执”,与“垫”等词同源,词源意义是沉潜在下,即动物在寒冬时节潜藏在洞穴和土地深处冬眠,为来年的活动积蓄力量。
惊蛰时节,春雷始震,万物复苏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,大自然正徐徐展开它的美丽画卷。伴随着阵阵春雷,经历了早春的懵懂,仲春时节,天气回暖,雨水渐多,大部分地区都将进入春耕。此时,土地解冻,雨水滋润,为动植物带来了适宜的生长环境。昆虫从漫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,开始四处觅食,鸟类也开始筑巢繁衍,整个自然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惊蛰节气过后就是数九寒天的终结,但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,3月和4月正是冬季风过渡为夏季风的时候,所以经常会受到冷空气侵袭,比较容易出现倒春寒。因此,在惊蛰时节,人们还需要“春捂”,并密切关注天气预报,适时增减衣服,以防受凉感冒。
惊蛰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的转换,更是一个充满文化意蕴的时节。在民间,有许多与惊蛰相关的传统习俗。由于惊蛰时节一声春雷,唤醒了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,家中的爬虫走蚁也活跃了起来。所以古时,人们会手持清香、艾草,熏家中四角,以浓烈的气味驱赶蛇、虫、蚊、鼠和霉味。久而久之,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习俗。
此外,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,白虎是口舌之神,每年被春雷惊醒后,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,给人们带来不顺。因此,人们为了保护自己,就会用猪血来祭祀白虎。所谓祭白虎,需以肥猪血喂给纸老虎,让它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,然后将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,使之充满油水,不能张口说人是非。
雷神作为九天之神,地位崇高。古人认为雷神是鸟嘴人身、长了翅膀的大神,一手持锤,一手击打天鼓。所以在惊蛰节气这天,人们会蒙鼓皮,以迎接雷神的到来。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,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在饮食方面,惊蛰时节也有许多有趣的习俗。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,梨谐音为“离”,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,以保全年好收成。另外,俗话说:“冷惊蛰,暖春分”,仲春二月气候仍较为干燥,吃梨能助益脾气,令五脏平和,以增强体质。而在陕西,惊蛰这天,人们还会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,发出噼啪响声,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,意为驱除虫害。在西北部分地区,惊蛰这天则习惯吃醪酒,人们会用糯米自己酿制醪酒,到惊蛰时节来上一碗,驱走身体里的寒气。
惊蛰时节,也是人们开始忙碌的时候。唐代诗人韦应物在《观田家》中写道: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”草长莺飞,田家开始了新一年的耕种。在春意盎然的季节,大自然正徐徐展开它的美丽画卷,而人们也满怀希望地投入到新的生产生活中去。
惊蛰,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名字。它既展现出“惊”之迅速、突然,又勾连起“蛰”之潜藏、蛰伏。春雷声声,唤醒了冬眠的动物,也唤醒了我们心中潜藏的干劲。让我们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时节里,昂扬振奋,砥砺前行,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。
此外,惊蛰不仅在自然界中有着重要的意义,也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。例如,在谍战电视剧《惊蛰》中,虽然剧情与节气的直接联系不大,但“惊蛰”这个名字却寓意着剧中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觉醒与抗争。这种寓意与惊蛰节气中万物复苏、生机盎然的意象相呼应,进一步丰富了“惊蛰”这一词汇的文化内涵。
总的来说,惊蛰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。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复苏,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在这个时节里,让我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,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吧!
- 上一篇: 个税APP轻松申请,退税步骤全解析
- 下一篇: 如何在电脑上隐藏文件的方法
新锐游戏抢先玩
游戏攻略帮助你
更多+-
11/16
-
11/16
-
11/16
-
11/16
-
11/16